<pre id="6wlsr"><strong id="6wlsr"><xmp id="6wlsr"></xmp></strong></pre>
<table id="6wlsr"><strike id="6wlsr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<td id="6wlsr"><strike id="6wlsr"></strike></td>
      <p id="6wlsr"></p>
      歡迎訪問灤州市人民政府網站!
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- 新聞中心 > 新聞動態 >

      河北灤州:向現代中等城市進發!

      2022-01-20 瀏覽次數:

      信息來源:話說灤州
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許貴元 高志勇 李江濤

      而今邁步從頭越,新年整裝再出發,創新發展不停步,干群共建新灤州!這是筆者今年元旦后趕赴灤州實地調研的“第一印象”。

      2021年年底召開的灤州市委二屆三次全會上,唐山市副市長、灤州市委書記李建忠代表市委吹響了向“現代中等城市、全國百強灤州”的進軍號角,全市人民群情激奮、斗志昂揚、干勁倍增,決心以創新發展的輝煌戰績,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!


      \

      灤州,是河北省直轄、唐山市代管的一個擁有10個鄉鎮、4個街道、28個居委會、504個行政村、53萬人的縣級城市。灤州自古就以灤州為地名,早在殷商時期即屬黃洛城舊址、孤竹國所在地,素有“關西第一州”之稱,也是久負盛名的 “冀東寶地”和“京東走廊”。隨著歷史的跨越,古城灤州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進程中,不斷演繹著歷史的華麗變遷。如今,經過幾屆班子帶領全市人民的不懈奮斗,灤州以嶄新的亮麗容貌躋身于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市、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市和投資潛力百強市、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縣行列;2021年又榮獲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(市區)稱號;在全省文明城市測評中排名第二、唐山市第一。

      歲月崢嶸欣回首,征程壯麗再為先。去年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灤州實現了良好開端。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下,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依然保持了穩中有進、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。預計全年地區總產值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、固定資產投資,分別增長7%、7.5%和7%。為今年開足馬力、加速向“現代中等城市、全國百強灤州”進發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
      \

     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,是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承上啟下之年,也是推動灤州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。建設“現代中等城市、全國百強灤州”的發展思路、努力方向、奮斗目標、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均已確定,關鍵是如何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,結合灤州的實際情況,不折不扣地抓好精準落實,做到不辱使命、不負眾望、敢于擔當、拼搏進取、再創輝煌,扛起“灤州責任”,做出“灤州貢獻”,為唐山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提出的“三個努力建成”的宏偉目標,為河北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、美麗河北添磚加瓦、保駕護航。

      ——發揮“三大優勢”。一是“產業優勢” 。鋼鐵作為灤州的傳統產業支柱,在新一輪產業優化重組中,著力推動傳統產業“強鏈補鏈”,開辟新的發展生存之路,培植新的經濟“增長點”。隨著東海特鋼500萬噸冷軋、天津源泰德潤500萬噸精品管材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,將為灤州經濟跨越發展、積蓄強大動能。二是“資源優勢”。灤州物華天寶。已探明鐵礦儲量達30.36億噸,為中國四大鐵礦區之一,也是河北的“鋼鐵糧倉”??偼顿Y110億元的田興鐵礦項目,總量相當于擴容1個司家營鐵礦,將成為灤州經濟發展的新增量、穩定外貿的“壓艙石”。三是“區位優勢”。灤州毗鄰京津,是通往東北、連接“三北”的交通要道,公路、鐵路四通八達,京哈、京秦等5條鐵路,102、205國道和京沈高速、平青大公路穿越全境,距天津港、秦皇島港、唐山港、曹妃甸港均在百公里左右。特別是唐秦高速、赤曹國道灤州段的開通,實現了對接京津、連接港口的“一小時交通圈”。這就為灤州全方位敞開對外開放大門、向現代中等城市跨步邁進,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優勢。


      \

      ——叫響“文明灤州”。在鞏固拓展2021年“三城”創建成果的基礎上,今年繼續嚴格按照全國文明城市、國家衛生城市、國家森林城市的評價指標,本著“城鄉統籌、整體推進、全面提升、再創佳績”的原則,堅持問題導向抓創建;堅持普惠民生抓創建;堅持科學考核抓創建;堅持精準落實抓創建;堅持壓實責任抓創建。最大限度地激發全民參與創建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。通過深入持久、扎扎實實地開展“三城”創建活動,大力弘揚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進一步提升全市人民的道德文明水準,在全市形成“人民灤州人民建、我為灤州做貢獻”的火熱局面。


      \

       

      ——打造“實力灤州”。經濟建設是要務,轉型發展天地寬,項目建設是載體,持續發展有動力。該市確定的“現代中等城市、全國百強灤州”的奮斗目標,完全符合全市人民的意志和愿望。市委、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這個大目標,著力抓好主導產業轉型升級。加快構建“主導+新興+特色”的產業體系,深化“百企轉型”和“質量提升”行動,千方百計扶持企業克難攻堅、穩定生產,放大企業經濟效應,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。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。把著力點放在發展應急裝備、新型材料、信息技術、節能環保等方面,重點抓好筑城自動化PC裝配式、環渤海應急救援分中心項目建設,全力打造綠色建材產業基地、現代應急裝備制造基地。同時,抓好食品、奶業、藍貝高端啤酒、北京大國食安高端食用油項目建設等“綠色產業”。加快推動電子商務、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;商貿、醫養、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,打造京津冀工業品跨境貿易物流港。

      死死咬住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大干快上,這是打造“實力灤州”的關鍵基礎和根本途徑。按照建設一批、投產一批、儲備一批、謀劃一批的要求,今年全力抓好投資855.3億元的145個牽動灤州經濟全局、惠及百姓民生的重點項目。尤其是古城灤州二期項目、中能國際賽道文旅綜合產業項目、灤河綜合治理項目,更要精心謀劃實施、抓好抓細抓實。進一步完善項目領導分包責任制,部門主抓、適時調度、檢查督導、觀摩評比、綜合考核等機制,使項目建設保質保量保工期,盡快實現達產達標,不斷壯大灤州經濟實力和競爭力。

      \
       

      ——建設“生態灤州”。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治礦一體推進、城鄉聯動“一盤棋”。舉全市之力,打贏藍天保衛戰。繼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堅持科學治污、依法治污、精準治污,徹底清除“散亂污”企業,重點抓好鋼鐵、焦化等行業“創B爭A”,實現全面超低排放,嚴格落實“河長制”,保持良好水質環境。同時,抓好系統性生態修復,大力實施“雙碳”戰略,發展循環經濟,倡導低碳環保、綠色節能的現代生活方式,讓城鄉百姓不斷分享生態建設帶來的福祉。把生態建設全面融入鄉村振興。該市通過近兩年發起的大規模、全方位村莊清潔、農村環境治理攻堅行動,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今年將以更大的決心持續發力,下足“繡花”功夫,繼續抓好農村環境五年提升行動,力爭把灤州建設的更加美好和繁榮。

      \

      目前,古城灤州充滿了生機活力,嚴冬時節盡顯春天氣息。陪同我一起走訪調研的灤州市委常委、辦公室主任宋煥強動情感慨地說:“喜看灤州新變化,干部群眾干勁大,今年再創新佳績,迎接黨的二十大!”

      ?
      av免费在线观看
      <pre id="6wlsr"><strong id="6wlsr"><xmp id="6wlsr"></xmp></strong></pre>
      <table id="6wlsr"><strike id="6wlsr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    <td id="6wlsr"><strike id="6wlsr"></strike></td>
          <p id="6wlsr"></p>